爱的表达

(原创) 为人父母,育儿育女,感其不易之时,痛其不解子女之心。殷殷期望,扼吾脖颈;小辈顶撞,凉吾炽爱之心。因其至亲,难判对错,思其之理,盖悟之。 爱的表达却用错了方式。在家庭争吵中,特别是子辈与父辈的争吵之中,我们不难听到——“我是为你好”这一经典语录。

暂且撇去其价值考虑,这一内心深处的怒吼,实则代表了父母之心。他们看到你的枝桠疯狂乱窜,企图加以修剪,让你看起来挺拔高大。殊不知,父母之辈,为园丁之农,爱的表达应是细心浇灌,而非蛮力修剪。 价值观念的不同传达而令人不悦。

在孩子听到“我是为了你好”这句话时,往往心生怨气,剖析其理,当父母在说出这句话时,已不自觉将自我抬高一个阶级,好似在告诉你我那丰富经验比你多的多,让孩子心里产生疏离感。这一冠冕堂皇,以爱为名的剥削常常引人不满。

每一位孩子都希望父母能成为自己的朋友,席地而谈,作为父母,更应关注其内在心理,是观念的交流,而非价值的打压。 争吵可以用话语的改变来消除。

春节档热映的电影《你好李焕英》中的一句“我只希望你健康快乐”感动了无数观众。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似乎已经成为大部分家长的心声。但在孩子出生之时,又何曾想过这些,只是随着长大,在工作甚至是婚姻上,父母们都忍不住加以干涉。

“我是为了你好”这一出发点显然没错,但当父母们把引导改成鼓励,把阻止改成反对,不加以干涉,只发表观点,争吵就不再必要。

爱是自由的,当我们出生时,从母体脱离,我们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有思想,有观念,尽管大部分都受家庭的潜移默化,但父母也应在不同观点出现时予以理解或交流,重视孩子的观点。

我欲探花寻路,直入白云深处,浩气展虹霓。

花由我摘,人生由我走,待到霓虹浩气之时,你我共赏,也不忘养育之恩。

免责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本平台转载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