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加入联合国协定 打击非法捕捞

中国近期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递交了《关于预防、制止和消除非法、不报告、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》加入书,《协定》于4月16日对中国正式生效。

  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当天在北京表示,加入《协定》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、维护国际渔业秩序的重要举措,标志着中国在持续打击非法捕捞、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等方面又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。

  据介绍,在打击非法捕捞问题上,中国一贯坚持不姑息、零容忍的态度,近年来已经做了大量工作。

  一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。对接国际渔业管理规则,逐步形成以《渔业法》为核心,《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》《远洋渔业管理规定》等法规规章为配套的法制体系。二是不断提高治理水平。三是严厉处罚违法行为。四是持续推进国际合作。接受WTO《渔业补贴协定》,加入多个区域渔业管理组织。对相关水产品实施进出口合法性认证。支持发展中国家,特别是小岛屿和最不发达国家,大力发展渔业和社区经济。与欧盟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重要渔业国家和地区开展机制性对话交流,就打击非法捕捞开展合作。

  该《协定》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制定,旨在通过有效实施港口国措施,阻止非法捕捞的渔获物经由港口进入国际国内市场,确保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养护和可持续利用。《协定》于2009年11月22日在意大利罗马缔结,并于2016年6月5日生效,截至2025年4月15日为止,共有81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批准接受、核准或加入了《协定》。

免责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本平台转载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