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是橙红橘绿时

(原创)

青春由空白开启,一群少年们在属于自己的空白上,激扬出恢宏的想象、深沉的情感。

空白意味着更多可能。 在一幅幅空白画卷上,齐白石画出他的佳作;在一张张空白的演算纸上,钱学森推算出航天数据;在空白的太空探索史上,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人类的第一步。

“空白”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开拓新的领域,青年们在拓宽自己边界的同时,也拓宽了世界的边界。“空白”,就是他们的起点,洁净无暇。人类也正是在“空白”之中创造出无限可能与美好。 然而,空白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。 空白是起点的唯一颜色,但人们却不可永远在起点原地踏步。当一幅白纸展现在我们面前,在感叹其洁白之时,也应拿起笔,去描绘出自己的理念。

我们涂改、刷洗,并不是在破坏,而是作为作者本身创造艺术品的必要步骤,不可省略。 有的人看到一张白纸,悲叹于其无味、一无所有,踌躇不前;有的人却欣喜于自己有了自由涂抹的空间,整装出发。正如半山腰、半杯水的道理一般,乐观、对未来充满向往,才可使我们生命的答卷不留空白。

如今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在一张空白的青春答卷上,我们写下姓名,挥斥着自己的远方。殊不知,空白也应是团体的、民族的、国家的答卷。 在疫情防控战中,中国作为首个出现病例的国家,由一片空白、未知到研发出疫苗,死亡率大大降低,从无到有,从不知所措到沉着应对,都是一位位青年将自己的青春画卷同国家融合为一体,在小我的多彩中突破国家的空白。

“空白”,更具有一种号召人们加以描绘的凝聚力。 羡子少年正得道,犹如扶桑初日升。手攥空白的少年们,此时也应将图景与国家相融,理想同民族起飞,不让自己的人生留白,也努力地为世界带来更多色彩,创造更多可能。

由众多小幅的画作开始,历史滚滚长河逐渐变得浓墨重彩。人类在空白中创造,在空白中传承。 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

免责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本平台转载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